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盛世青春
陈静: 飞歌四方动中原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周惠军    日期:2017-01-29 10:30:28    

采访人物: 

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陈静

声乐爱好者 王丽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董事长 张振中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总经理 甘源
 


解说:1992年,第五届“五洲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在北京举行,一个20岁的小姑娘打破了河南在青歌赛上零获奖的记录,为河南捧回了一座伯乐杯。评委马玉涛说:“平地里杀出个小河南。”这个小河南,名叫陈静。

女高音歌唱家 陈静:当时复赛的时候,我抽签抽的是倒数第二名。听了一天的这个比赛啊,那个评委也可能也都累了,我看他们都是懒懒的,随着我的歌声的响起,评委们渐渐地从这个椅子上直起了身,往前探,他们在用心地听我唱,在仔细地打量我,我就更投入了,而且唱完了之后,就心里我觉得嗯,有戏!当时比赛的时候我唱的一首歌叫《中原风情中原人》,这首作品呢,有着浓郁的河南特色,在场上因为我的到来,刮起了河南风,谁见我都会用河南话叫着我的名字陈静陈静,陈静来了。

解说:1972年,陈静出生在洛阳。幼时的陈静热爱音乐,虽然家庭并不支持,但她还是义务反顾地选择了走音乐这条路。

女高音歌唱家 陈静:凡是我听过的歌,都会唱,而且呢歌中或喜或悲的那些情感,都能够深深地感染着我,我会因为歌儿高兴,会因为歌儿流泪。有一年上高中的时候吧,那个时候是我最痴迷的那段时间。

解说:1988年,极具音乐天赋的陈静,以全省第一的成绩考入河南省歌舞团,之后又到中国音乐学院学习。陈静先后师从多位名家,凭着一股子“倔”劲儿,终于成为一名出色的专业歌者。

女高音歌唱家 陈静:我说了,我要学,我不学则已,我要学了我一定要学好。那么当时我就非常非常地努力,应该讲说在歌舞团学习的几年时间里,我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琴房里度过的。到中国音乐学院以后呢,跟金老师开始了一个新的学习。(后来)王素芬,是非常有名的这个研究古曲,研究南音,非常有造诣的一个歌唱家。成长的道路上有了他们,我的演唱水平应该有了质的飞跃。

解说:由于深受观众喜爱,1993年和1996年,陈静应邀参加了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的演出。这位来自中原、怀揣音乐梦的小女孩,终于在央视大舞台上焕发了自己的光彩。

女高音歌唱家 陈静:1993年的那首作品,《根》我也记得很清楚,我唱几句给你听听,盘龙大树噔哒噔哒噔哒噔哒,顶破天,树根根它抓住,抓住黄河滩哪……滩上住着那百家姓,土里埋着,埋着咱的老祖先那啊……非常有韵味的一首河南风格的一首作品。当你站在大舞台上的时候,你不仅仅代表你自己,你的身上已经有了河南的符号。

解说:被中央电视台聘为特邀声乐演员、随中央慰问团赴西藏演出,陈静在北京获得了种种殊荣,有着众多的发展机会,但心念故土的她,在2000年选择回到河南。在家乡的土地上,她继续她的音乐探索之路,先后演唱了一批脍炙人口的河南风歌曲。

女高音歌唱家 陈静:当时很多人就说你怎么那么傻啊,在北京挺好的,你为什么你要选择回来。我想那么多年的学习工作,我呢也一直没有忘记自己是河南人。把在北京学到的本领带回河南去,能通过我的努力,推动河南声乐事业的发展,把我们河南优秀的音乐作品传播出去,推介出去是我的梦想。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总经理 甘源:她演唱的很多曲目都是河南艺术家的作品,通过陈静的演绎,把握住了河南的艺术风格,她在舞台上体现的是一种,带有河南泥土芳香的歌唱艺术。

解说:《木兰诗篇》里的花木兰、《朝阳沟》里的银环、《蔡文姬》里的蔡文姬,陈静赋予角色自身的思考和情感,重新塑造了众多经典形象。

女高音歌唱家 陈静:我记得有场戏是木兰和她父母的一个,替父从军之前的一个离别的一场戏,离别的时候木兰就跟父母,她有一个,就是最后一跪,跪拜的这个情景。排练不是像演出一下就完了,排练是反反复复的跪下、起身,跪下、起身这样。我母亲给我准备了一套护膝,戴着也护膝也不行,膝盖依然是被磕烂的。但是我从那个痛苦中,我找到了木兰她离别父母的那种痛,所以我也理解她那么刚强,到疆场上替父从军,到最后她的那种淡泊名利的人格魅力。

河南歌舞演艺集团党委书记 张振中:陈静把握人物非常准确,在饰演银环演唱中,很好地把豫剧地方戏、声乐有机地结合起来。凡是观众看过或者是听过陈静饰演的银环都是反响强烈,耳目一新。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总经理 甘源:在她的演唱风格上甜美大气,舞台的台风亲和,端庄,深受大家喜爱。河南的艺术舞台,尤其是河南的声乐舞台,需要像陈静这样的艺术家。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周惠军  摄 像:杨宇超   制作: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