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秦仙绸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张春红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乔台山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
解说:2017年,西方嘻哈说唱(Rap)作为一种潮流席卷中国。不为人所知的是,在河南陕州,这一艺术形式千百年前就早已有之。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春红:发源于民间,根植于民间,而受到广大人民群众喜欢的、喜闻乐见的这么一种传统的说唱艺术。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秦仙绸:它属于一个传统的、比较古老的一种说唱艺术,它是个坐唱,在唐末宋初的时候是最盛行的时候。
解说:陕州锣鼓书,一种根植于民间的古老戏曲。蒲剧,就是在它的基础上发源与演变。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秦仙绸:500年前这个蒲剧,它的前身就是说书,它属于板腔音乐。蒲剧呢,等于说是在这个上面发展而延续下来的。
解说:因艺人多为盲人,陕州锣鼓书以最原始的口口相传的方式传承,并葆有着厚重淳朴、鲜明的原生态艺术特征。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秦仙绸:盲人和明人那个时候当时都去说书,后来就是有了戏曲产生以后,明人都不去坐那了,想去上台表演,化着妆,他们就去表演。剩下的盲人去延续锣鼓书它的发展。为什么它发展得慢?它就全是言传了,他看不见,不能参与一个什么新生的东西,就保留了原生态,现在我们的唱腔全是原生态。
解说:以坐唱形式演出,锣鼓开场,铰子、锣鼓、筝、四股弦伴奏,方言演唱,陕州锣鼓书通过声腔韵律、音乐演奏表现故事情节,表演风格灵动鲜活,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秦仙绸:它这个音乐特点,它属于板腔音乐,它不是什么像歌剧设计、写歌啊什么的,它是有板式的,有流水啊,有间板啊,有慢板,有慢二行、二行、快二行,它的铜器有文武场,分的可清了。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秦仙绸:它这个编剧的时候压的全是土语的韵,你像“走一岭,有一洼”是不是,是下行的。“走一岭,有一洼”它变成上行了,它就不贴合它这个事情。它基本上是七字歌,也有五字的,还有有十句的。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委员会专家 乔台山:因为它那一带是在地坑院唱的,观众就是站一圈,地坑院比较聚音,所以说它唱的相对来说婉转一点。
解说:传统艺术中,艺人是载体,也是灵魂。陕州锣鼓书的艺人同时操作七八种乐器、扮演多种角色,音色变换技艺高超,堪称中国“爵士乐”。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秦仙绸:拉呀,唱呀,脚啊,就等于来说是七(种乐器),没有一个人能(同时)操持这么多。所以说它的特点独特就在这儿。
解说:像很多传统艺术一样,古老的陕州锣鼓书,也面临传承和发展的双重难题。
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陕州锣鼓书)代表性传承人 秦仙绸:现在有的年轻人也想学,也有几个,报了有五个吧,一来不会乐器,还要学乐器,这是一个难度。再一个就是这个唱腔呀,你听起来它就是说唱,(但)它这个跨八度跨的跨度特别大,有时一跨十二度,然后它拐的伴音特别多,这与天赋也有关系。
三门峡陕州地坑院文化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张春红:最近我们进行了一些尝试,就是把这个锣鼓书,填新词、用老调,就是原来的曲调不变,我们填新词,就是创作一些新的一些曲目来加以排练,更贴近现代社会,更贴近生活,让更多人能够听懂听明白。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张依帆 摄像:王海洋 雷鹏辉 张懿扬 制作:赵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