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匠心中原
御笔传人刘好勤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周惠军    日期:2015-07-08 15:40:52    

采访人物:
汝阳刘笔业集团总经理汝阳刘毛笔67代传人 刘光辉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
汝阳刘笔业高级技师 冯超庸
河南大华书画院院长 孙耀和


解说: “文房四宝”笔为首,毛笔,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书写工具。制笔,素有“北有汝阳刘,南有湖笔”之誉。

汝阳刘笔业集团总经理汝阳刘毛笔67代传人 刘光辉:中国的毛笔的这个鼻祖的根源,也是在我们河南的项城汝阳刘。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从秦朝一代一代传到现在,到我这一代已经有66代了。

解说:汝阳刘制笔工艺,是河南省项城市汝阳刘村传统的手工技艺,相传由秦朝大将蒙恬创立,后经帐下文书、汝阳刘先人刘寅改进并传承至今,绵延两千多年。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我们也有家谱,一代一代我们以前也都是个大家,都是从家谱一代一代传的,一直传的,没有断续。

解说:悠悠千年,数十代刘家人承袭延续着汝阳刘制笔这项古老工艺。到了刘好勤这一代,传承之路并不顺利。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我记事的时候跟我父亲学,我姊妹十个,一个娘十个,非常困难,天天吃救济粮,后来我考学没考上后来哥哥不愿意学,弟弟小,结果后来让我进入毛笔厂了那时候还是村办毛笔厂个人不准干私活,一干都是生产队的,大队生产队,不许你干私活。

解说:上世纪七十年代,尽管刘好勤的求艺之路步履艰难,但他仍想尽办法争取机会。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当时我进入毛笔厂之后,我都非常勤奋,天天提前去,早去晚归。后来呢叫我留到厂里看班。我得偷偷学相关工具,不然不叫你学。最后后来我弄的原料,带回家去做,下了班没停还坐那干。晚上有灯亮,这都晚上暗查,所以为了避免这个,我都上到虎窖里做,虎窖一盖,那个灯光辐射到下面去了,辐射到下边灯光出不来,128道工序我全部会完。

解说:村办毛笔厂不久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倒闭,刘好勤心有不甘,就与父亲另起炉灶。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我父亲是车间主任,有7个车间主任,盖了有9间房,成立了一个毛笔厂。后来就调了让我当厂长,当厂长干的时候就思想不一致啊,我是想叫发展,他们还想保留着那一块,他说树大招风,思想不一致,就那个厂解体了,解体了以后,我给我的弟兄们,是2005年,成立,项城市汝阳刘笔业有限公司,我是第一任法人,一直到现在。

解说:成立汝阳刘笔业后,刘好勤与厂里的制笔师傅一起,复原了一百二十八道古老毛笔工艺。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四德就尖、齐、圆、键。尖就是毛笔打开以后那个行成一个锥形;齐,就是正尖上发下来以后,看着可尖是吧,一发可齐,行成的那个锥形是圆形的,键使用起来得富有弹性,是尖、齐、圆、键。

汝阳刘笔业高级技师 冯超庸:来汝阳刘毛笔也有20年了,他在这厂的时候就成立了,成立了给他这也研究着,从啥材料咋做,慢慢研究,他这里边老工人老传统。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128道工序,最主要的是你得分毛,分毛,脱脂,去绒,娤毛,挂毛,齐毛,掂毛,妁毛,清毛,层腾,开始修,包装入库。像那个传统工序就是那个齐毛和垫毛,你齐毛你齐不齐,你那毛是弯毛,突毛,他没那个能力清理出来,你像那个水分打了,它清不出来,水分多了好多就是乱毛,这几道工序最为讲究。

汝阳刘笔业高级技师 冯超庸:小头笔啊需要择,方片啊,尖子不齐啊,都需要,你择一个毛笔类都得10来多分钟,一天就择四五十个笔,四五十个笔都有点快了,择笔慢,这个活类做的细。

解说:刘好勤不断研制和改进传统制笔工艺,为汝阳刘笔业赢来了发展和荣誉。

河南大华书画院院长 孙耀和:这个人他还比较踏实,事业心比较强,所以他这个路,走了多少年确实也费不少劲,从农村发展到县城,那也是得有一个过程的。

解说:时代大潮扑面而来,汝阳刘毛笔事业又一次迎来了挑战。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当时)我们汝阳刘村我们4000多人都在做毛笔后来都一个文化变更,不重视这个毛笔产业了,都不写毛笔字了,而且呢,属于西方文化,电脑的冲击所以毛笔销不出去了,这些艺人统统的都出去打工去了,都从事其他行业。

汝阳刘笔业集团总经理汝阳刘毛笔67代传人 刘光辉:我们当时也很想放弃这一块,确实很难啊,又有这么多的艺人,还都要养活他们,我父亲非常坚定,他说不行,咱们不管是无论如何,我们要把这个技术不能在我们手里边就失传,我们必须要从里边要找出精华,找出这个毛笔的文化,我们通过这些文化来去这个区扩穿它的市场。

解说:知难而上,刘好勤走访市场,强势创新,开发出礼品笔、书画用笔、学生用笔等120多个品种,使汝阳刘笔业有了新的突破。

河南大华书画院院长 孙耀和:他肯俯下身来,他来郑州到处找这个书画界啊,也不光是找我这啊,到书协美协,包括一些书画家啊老同志,他都去拜访00他也请到不少老书画家到他厂里去,也废了不少劲。人家办事一是一二是二,说事都能办到。说孙院长,你看哪个笔不好用了,下一次你给我说一声。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现在毛笔没有标准,你写隶书的,你写草书的,你写楷书的,你画山水的,你画牡丹了,你画人物了,他都不是一个类别,甚至我研究的你这第一峰多少个毛,第二峰多少个毛,去毛多少根,出峰多长,径多长,适合写什么字,我都给他分化的非常细致,他只要一写啥字,我给他拿这个笔,保管他满意。

河南大华书画院院长 孙耀和:觉得呢(汝阳刘毛笔)比较运用自如,它这个笔呢,软硬度比较好。

解说:如今,汝阳刘毛笔被认定为中华老字号,入选“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刘好勤认为毛笔文化的传承不应止步于此。

汝阳刘制笔工艺代表性传承人 刘好勤:我准备把这个技艺传承,博物馆是博物馆,传承技艺是传承技艺,从头到尾,从第一道工序一直到最后的工序,我准备把这套工序整出来完,我想做起来让后人看。把咱的毛笔提升到最高一个档次,形成一个全国就是毛笔行业的龙头老大,必须走出国门。

汝阳刘笔业集团总经理 汝阳刘毛笔67代传人 刘光辉:我觉得在这个我应该扛起这祖先留下的传统基业,要把这个中国的文房四宝,至少毛笔这块发扬下去。
 


制片人:许国华 制片主任:张玉峰 编导:周惠军(实习) 摄像: 杨宇超 制作: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