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林凤祥银饰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郑州市林凤祥首饰有限公司董事长 白治家
解说:终日高温、反复锻打,这是一名银匠的日常。白治家,林凤祥银饰手艺第五代传人,这样的匠人生活,他已过了几十年。
林凤祥银饰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 白治家:银饰行业是我家的祖传,我从13岁就跟我父亲学这一项,主要是一个功夫练功,头一次做不好第二次,第二次做不好,第三次,白天这一样活我干不好,我黑了大黄昏要把它干好,要把它做成功了。
解说:一件传统手作银饰的诞生,是银匠们从头至尾亲力亲为的成果。银块在高温下失去原有的形态,倒入模具,成为银块或银条。接下来,是反复的捶打与灯吹,这最是考验银匠的手艺。
林凤祥银饰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 白治家:做这银饰这步骤,第一项就是先练功,练功学啥了 ,学你这个灯活,砧子活,砧子活就是把那银条放到砧子上打,化出来的银条,都跟手指一样粗吧。用锤子把它打细,就跟这一样很自然的一根条,从长到短,从这尖开始撵尖到这耳环尖,那就是那一毫米粗,这就叫功夫活。第二项就是灯活,这个吹灯就是烧与焊,全凭你的功力,或者看掌握的火色,嘴吹气鼻子吸气,他这火苗不能减低这样才叫功夫。
解说:经过反复捶打与烧焊,银饰有了自己的体温。接下来,需要匠人的耐心与细致,加上悟性与灵感。只有纯粹的心,才能赋予器物鲜活的灵性。
林凤祥银饰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 白治家:这一项工艺当然难度大了,你像上面的花草人物,过去的錾子活要求的就是錾子活,你必须得要求精细。人物一般地用机械是做不出来的,你像八仙人啊,用机器是做不来的,必须得手工做。因为啥?你看它都是要求很严的,这我父亲就经常给我讲。谁是歪胡子,谁是正胡子,谁手里拿着什么,这必须得按着传承下来的。韩仙子头上门额上有个美人痣,这必须得有。你看这谁拿的啥法宝,这必须是得准确地是谁拿了啥。
解说:手作银饰对于传统和细节的精细要求和制作所需的漫长时间,显然与现代社会如此快节奏的步调相悖。白治家也尝试过转型,但深藏于胸的一颗匠心,使他重新回归到接近自然、接近古人的匠人生活中。
林凤祥银饰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 白治家:出去参观人家的嘛,人家都是机械做的,后来看别人的发展,咱也发展了,咱也用机械做了,厂里面也发展到几十个人,整个到南方到市场上,包括厂里全部都是机械化了,都是做这一样的活,都是机械化这有啥意思,这就没啥意思了,都不要求工艺了,只管做成了,没有工艺了,所以我就又开始把这老工艺搬出来了。
林凤祥银饰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 白治家:我看工艺主要是不远看,我要拿起来一件件看工艺。云南少数民族比较多。可是他做的工艺远看好看,仔细看上面工艺的话,在我的眼光有些就比较粗糙。他那只能是远看,没有要求到工艺。
解说:器以载道,手作银饰的古朴精致,承载着古往今来人们诚挚的祝愿与美好寓意。小小匠人身上,有家族传承,更有一个民族的文化基因。
林凤祥银饰手工艺第五代传承人 白治家:我现在年龄也大了,60多岁,我现在一心就是,我一生就扑到工艺上去。我考虑着这是我家祖传,所以说就是虽然迟一点,吃工一点,我要按着老工艺给它传下去。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张依帆(实习) 摄像:雷鹏辉 王海洋 制作: 赵男(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