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
河南省陶瓷工艺大师 邓超男
河南青年陶艺家 王宜
解说:2010年,第41届世博会在上海举行,河南馆的三彩壁画《国之中•城之源》在会上引起了轰动,灵动多变的色彩让世人重新认识了三彩艺术。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我觉得应该是我很多年来最难忘的一件作品。这幅画除了整个三彩作为主题背景以外,上面还展示了其他我们的河南的四种技艺。
解说:郭爱和,1964年生于古都洛阳。1986年毕业于洛阳师范学院美术系。毕业时,创作了第一批三彩画。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在毕业创作中我们当时去了,当时的工业美术厂,看到的基本上都是在做马啊,骆驼,那当时八十年代非常风靡,一马难求。那么我当时的毕业创作,我们就用它做了平面的壁画。
解说:郭爱和对三彩艺术的创新,受到时任洛阳师范学院院长叶鹏的欣赏,此后郭爱和的人生便与三彩这门古老艺术紧密相连。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我们班,总共八个学生,就是这个工艺班,一下子留下了三个来成立一个洛阳师专壁画工艺研究室。几十年来看,这是非常了不起的,等于说是那个时候已经开始,以地方技艺工艺的传承而创新。
解说:在传承洛阳三彩这一有着千年历史的古老艺术的同时,郭爱和更注重创新与突破。他把立体的三彩陶塑演绎成了平面的三彩釉画。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我们当时这个研究室成立其实是这个还是非常接地气的。三彩的技艺,最早主要是立体为主,变成平面的,我觉得本身就是个创举,因为这个墙上艺术,其实还是空间更大一点,所以不管家庭装饰也好,还有这个宾馆楼堂也好,还有各个会所空间也好,都需要墙上艺术。我们最后这个是,我们把它定位成,平面的定位成三彩釉画。
解说:1987年,郭爱和创作的壁画《求知育人》,在河南省美展中获奖,之后被镶嵌在洛阳师院大门两侧,成为三彩艺第一幅大型壁画。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这两幅画中用了很多新的一些工艺,和新的一些技艺,特别是大红色的使用,这上面用了大红色,当时红色是非常非常少见的,三彩戴红,价值连城。
解说:此后,郭爱和创新不断,《印象石窟》、《唐马》分别入编全国小学、大学美术教材。1990年,“三彩艺”被国务院外交部指定为国礼,三彩釉画这一新的艺术形式逐渐被国内外陶瓷界所关注。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现在我们基本上常用的釉色500多种,我们输入电脑的配方和研发出来的颜色已经上千种。同时,我们从窑炉工艺上也做了很多改进,后来我们改用电窑,现在我们窑炉全部有温控设备,我们可以自动调整它的升温曲线,窑炉的改进也使三彩工艺技艺更加提升。
解说:郭爱和先后被授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和中国陶瓷设计艺术大师称号,成为国内罕见的双国字号艺术大师。三彩釉画也成为三彩艺术的“新名片”。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在这几年中,我们做了很多国际交流。你如果说给老外讲,这个三彩,是多彩的意思,是很多种颜色的意思,我想你讲三天三夜也讲不清楚,所以说只有直译,让他们看到五颜六色的这种陶瓷世界是三彩。
解说:如今的郭爱和,更多了一份家国情怀。他创立三彩艺术博物馆、成立工作室,希望将三彩作为民族艺术予以传承。
河南省陶瓷工艺大师 邓超男:到这刚开始是做这个三彩就是郭老师带着我了,这一直干了就20多年了。跟着郭老师学这个美术学了很多,教育也很多的。
河南青年陶艺家 王宜:有时候觉得(他)像个父亲,有时候吧,又觉得他有一颗童心吧,因为这个搞艺术,很需要童心,有童心才能去不断的去创新,将来我还是希望继续跟郭老师学习。
中国陶瓷艺术大师 郭爱和:我们认为我们祖先创造这么伟大的技艺工艺,不能停留在1300年前,我们总不能在过1300年前,让我们后代看到我们这代人永远在仿制2600年前祖先的东西,这就是我们的一个责任。
制片人:许国华 制片主任:张玉峰 编导:周慧军(实习) 摄像:杨宇超 制作:范新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