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宋爱华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兰频红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文化广电局创作室主任
冯艳丽 河南省舞钢市文化广电局副研究员
刘培英 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
河南省舞钢市文化广电局副研究馆员 冯艳丽:(她)那种美那种端庄那种自如那种亲切,至今还在脑子里。上台唱完以后,那掌声响彻天空,到最后不让下场,连谢三次幕都不让我们师傅下场。
解说:1941年,宋爱华出生于商丘市虞城县的一个河南坠子世家。自小就耳濡目染,习曲唱书。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宋爱华:我是门里出身,但是那个时候家里穷。 我记得从小我是那时候上私塾,一块五毛钱,学费就一块五毛钱俺家都掏不起,我就上了一个半月,我从七岁我就登台(演出)了。我母亲唱的是大书,她唱戏吐字清楚,声音洪亮,她唱戏快,最后老百姓给我母亲送了个绰号“绿钢皮”。我母亲唱,我在垫小段前面唱一段先稳稳观众,天天唱《偷石榴》,天天唱《偷石榴》,那些年龄大的老头儿们(都说)别唱了小妮儿,俺都学会了,在那个时候我脑子里边啊(就想)得学东西,不学东西不受欢迎很丢人,就从那学会说大书了。
解说:家学与苦功带来收获累累。1958年,宋爱华被调入河南省曲艺队工作。虽然她年纪尚小,却已经是有名的“小老艺人”。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宋爱华:那时候《林海雪原》在郑州演出,就是放的电影,我一天看了六场,上午两场下午两场晚上我再看两场,我看那个干啥,因为我唱的《舌战小炉匠》,我里边要模仿杨子荣,我要模仿小炉匠,我要模仿座山雕,那再看看学习电影上再看看人家的表演,我就吸收过来了。特别到最后杨子荣抓住小炉匠,咔,拉住,抓住他的衣服,简板都当手枪了,我代表祖国代表人民代表党,判处你的死刑!座山雕那些动作,一甩大衣,笑,他要一笑,猫头鹰笑要杀人的。所以那个笑,每当我笑完下边掌声都起来了。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文化广电局创作室主任 兰频红:她的《小黑驴》,非常的风趣幽默而且特别快,节奏非常明快,师傅的简板打得非常好,可以说是炉火纯青,而且师傅的台风我觉得非常的高雅大气,真的是锤炼了一辈子,而且她也真心热爱这个舞台。
解说:艺术的发展与时代密不可分。是坚持还是抉择,在信仰与初心受到质疑时,宋爱华坚持反复地锤炼唱腔,使自己的嗓音具备了委婉绵长,细腻灵巧的味道。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宋爱华:那时候我的嗓子是大门嗓子,唱没几场戏嗓子就哑了,当时我一想坠子不让唱那(是)四旧那唱样板戏吧,我就学样板戏了,结果一学样板戏一唱样板戏,特别李铁梅唱那个真假音,那我到唱的时候位置都变了,过去我哪有这声音啊,没有,就那样练声把自己的声音练出来了。
解说:改革开放后,河南坠子面临多种艺术形式冲击。面对这种环境,凭借多年的积累、不服输的勇气,宋爱华选择了独辟蹊径,固旧出新。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宋爱华:都是唱邓丽君的歌,通俗歌,那时候戏剧什么都没有人看了,我说你不是唱通俗歌曲,我也给你加通俗歌曲,我加了啥了,《天涯之歌》。等我唱完了以后,我也下台了,下边是鸦雀无声,没人吭声,到最后了主持人一上台报幕了“下个节目……”还没报啥名呢底下观众“哗”掌声起来了“河南坠子再来一个!”我就从那我自己相信我自己了,艺术,你只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年轻人都听。
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文化广电局创作室主任 兰频红:她的心态特别好,视野特别开阔。她能尝试不同风格的作品, 并没有因为她年龄变大,她就停止了创新的脚步。
解说:1984年,宋爱华开始进行河南坠子的传承、培训事业。纲举而目张,在她的带领下,河南坠子屡获文化部金奖,并且到中南海演出。她本人也被中国曲艺家协会授予“优秀园丁奖”。
中国戏曲家协会会员 刘培英:隔一段时间我就到我师父家里来过来学习,她很耐心的教我啊,一遍又一遍的一个字一个字的给我抠啊。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宋爱华:(19)99年,文化部又给艺术馆给全国的文化馆吧,都下的通知,“献给母亲的歌”,选中的节目要到中南海演出。人家的节目审查节目走台,都是走一遍,俺这个节目走了四遍,最后去找着文化部的处长吧,文化处的处长。我说俺这个河南坠子《夸家乡》,你看哪的毛病,最后处长笑了他说,没毛病啊,我说没毛病咋狠叫演呢,他说因为好听这孩子表演很精彩,我看一遍我还想看。
解说:2007年,宋爱华被评为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面对河南坠子后继乏人的局面,她以公益授业、出新唱新的方式,走在传承的最前线,成为大家心中最可爱的坠子“妈妈”。
河南省舞钢市文化广电局副研究馆员 冯艳丽:2016年我师傅带了一支队伍清一色的河南大学的大学生,那台上一站要上百人吧,去演唱河南坠子,好多专家评委老师的都觉得这是史无前例的事。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宋爱华:(唱)毛主席诗词长征,都打着简板,有重唱,有合唱,分部唱,出新,你知道多受欢迎。
河南坠子国家级传承人 宋爱华:还是这一句话,老了别管自己我老了我老了,不老,永远年轻。艺术永远年轻,人也永远年轻,如果你艺术你老了,你这个人也就老了。所以在这个新的时代,进入了新的时代,人的变化必须又更上一层楼。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付玺雯 摄像:杨宇超 制作:李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