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家海萌辉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古春 日期:2015-04-01 16:57:52
采访人物:
书法家 海萌辉
海萌辉,1955年生于河南洛阳的一个书香世家。那个时代,书法是必修课,天赋过人的海萌辉在课上总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夸奖。偶然的机会,海萌辉在邻居家里发现了一本柳公权的《玄秘塔》帖,这让本就倾心书法的他兴奋不已。
书法家海萌辉:那时候呢,就如获至宝,就开始临,所以说我的那个前期临柳公权的字临的特别多。所以说我的字呢,多少年来别人都(说)含有一种相对比较秀的这种风格,可能(和)我原来的基础有关系。
1974年,中学毕业的海萌辉前往洛阳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在工作中,他深切感受到了中国古文化的神奇魅力。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海萌辉凭借优异的成绩进入郑州大学考古专业学习。
书法家海萌辉:考古专业里面呢,课程里面其中有一类,
有个课程叫做古文字学。在书法方面,我就开始转向我所了解的可能甲骨文啊、金文啊,这些东西。
上世纪八十年代,大学毕业留校任教的海萌辉被学校推荐到吉林大学古文字学习班学习。在那里,他拜中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于省吾为师,受到诸多古文字学大师的指导,从此开始系统的从事古文字学的研究,并先后发表了《指事在六书中的次第》、《甲骨文书法小史》等多篇学术论著。
书法家海萌辉:这些都是新 旧社会更替的一代大师,这个时期啊,对我这个人生啊,和学术研究有非常大的影响,能够聆听大师的教诲,所以说这样呢,就古文字应该说是我的,在大学毕业以后一个专业的事情。
随着研究的深入,海萌辉在金石大师潘主兰的指导下,开始系统的学习甲骨文书法。1987年,海萌辉的书法学术论著《近代甲骨文的兴起与发展》入选全国第三届书法讨论会,随后被选送到《书谱》杂志发表。
书法家海萌辉:完全按照甲骨的模式,就像刀刻的,两头尖,那种书法其实我不太赞成,我都是学习甲骨文的精神,或者造型上的优美,在用笔上还要加一些笔墨的情绪,毕竟是写,不要一味去追求那种刻的效果,而是去求他那种坚挺的精神,和节支的淳朴、结构的独有性。
1989年,为促进中日文化交流,海萌辉在日本举办个人展览,随即轰动日本,被当地媒体称为“甲骨文书法第一人”。
2000年,郑州大学三校合并,海萌辉由于工作安排,开始郑大旅游学院的筹建工作,离书法圈子相对远了点。他开始专注于旅游学的研究,是河南高等院校旅游专业教育的开拓者之一。
书法家海萌辉:我们这个年代的人,我觉得服从工作的安排,做工作好像是,我们觉得是义不容辞的事。个人的更多设计没有,就是工作需要,那就做。但是书法我总觉得,是我的一种情怀,所以我就没有真正丢。
近年来,作为郑大书画院院长,海萌辉利用闲暇时间致力于书画艺术在郑大的传承、发展。在他看来,高校书画艺术的传播有着更深层次的意义。
书法家海萌辉:一个大学,除了这些科学精神外,还应该有一些人文精神,文化精神。青年人,我觉得书法对陶冶性情,对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通过它来接触中国文化诸多方面,是非常非常有益的一种形式。
浮生六十度春秋,无荣无辱尽自由。即将退休的海萌辉说,自己终于可以有大把的时间从事喜欢的书法创作。谈及书法的格调和气韵,海萌辉也有自己的坚持和追求。
书法家海萌辉:我觉得书法呢,应该有一种超脱于字外的一种东西,一种涵养在里面,用一种文化的、不温不火的谦和的态度来对待社会,那你的作品就相对比较谦和,给人的感觉比较清新可读、可阅。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廖俊 摄像:杨宇超 制作: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