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中原名家
曲艺名家张凌怡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周惠军    日期:2016-12-12 15:54:46    

采访人物:

著名曲艺理论家、评论家 张凌怡


解说张凌怡,1929年生于河南邓县。现年87岁高龄的他,是河南曲艺界德艺双馨的理论家。一生与曲艺结缘的张凌怡,自幼便有着对曲艺浓烈的兴趣。

 

著名曲艺理论家、评论家 张凌怡我小时候上小学我就到,我们禹县 城隍庙,说评词的、唱大鼓的、唱坠子的都有,没人管,你随便,我就听评书,一部《淇县十三侠》,我听的入迷。我是1948年11月正式参加的工作,参加工作就参加那时候叫文教馆,也叫人民教育馆,也叫人民文化教育馆,那时候初期在馆内做一些文艺、宣传这方面的工作。

 

解说新中国成立后,张凌怡辗转多个文艺单位任职,但他对于河南曲艺的热爱,却始终如一。1952年,由他担任音乐设计的豫剧《白蛇传》,在中原地区引起巨大反响。

 

著名曲艺理论家、评论家 张凌怡各种乐器我都可以去操作一下,京胡、二胡、板胡、曲胡什么都会来一点,所以我在文工团担任音乐队队长这方面的职位。1952年,全省各个专区都有文工团,后来选了一些人成立了河南省话剧团、河南省歌剧团,我就留下了到河南省歌剧团,我到那儿到了编导组。当时河南省歌剧团的方针是在地方戏曲基础上,发展人民新歌剧,它的方针是这。当时北京一个本子叫白蛇传,整理出来的白蛇传,不是老戏,而是整理过的白蛇传,这个领导布置这个戏由我来搞音乐设计,小时候接触梆子戏比较早一点,也会拉两下,所以我就根据我当时的看法,根据剧本的要求音乐搞了一下,结果演出效果还可以。

 

解说1953年,张凌怡率文艺团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他带着满腔的热情和无畏的勇气,倾情奉献河南曲艺,受到了中朝人民的热烈欢迎。

 

著名曲艺理论家、评论家 张凌怡我们赴朝演出了,慰问时间是三个多月,条件很艰苦,那时候战场上战争气氛是最严重的时段,一边谈判一边打仗,志愿军也很支持,我们到一个团里面去慰问,那时候都在抗道,都在地底下。叫我们住在下边。我们去慰问他们团长介绍我们为了保护你们。  

 

解说经历文革,曲艺发展滞后,但张凌怡始终坚守初心。他长期为《群众艺术》、《河南文艺》等刊物编稿,多次组织曲艺汇演、考察采访;对三弦书、河南坠子和马街书会的调研,还引起了全国曲艺界的广泛关注。

 

解说1984年,心脏病突发的张凌怡不得不离休,但已过花甲的他却又毅然承担起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历经十余载。中国曲艺最高奖“牡丹奖终身成就奖”,便是对这位河南曲艺功臣的肯定。

 

著名曲艺理论家、评论家 张凌怡离休之后领导让我来担任曲艺志的工作。曲艺志这个班子很难建,组建了三次,光组建班子两三年,后来才我立下来的。资料的准确性,那是非常费功夫的,有些跑到农村,有些甚至艺人就在农村,去农村去调查,还与外省有关系,还得跑到外省去。作为河南的第一部河南曲艺史,主要是保存资料。我这前后一个志书干了八年,一个史干了六年,八六十四年,把我的大部分精力都投资到这上了。

 

解说如今,耄耋之年的张凌怡依然笔耕不缀,希望在有生之年,

把一生的收获感悟分享给后人,对于河南曲艺,他还有着殷切的热爱与期盼。

 

著名曲艺理论家、评论家 张凌怡有些年轻人根本不知道,知道小品,相声还可以,你像坠子可能还会有点影响,别的不行。所以它呈一个萎缩,所以现在我作为一个老曲艺人员,我就希望政府还是能伸伸手。一种艺术形式如果长期不给它的观众见面。  都会消失,它的艺术形式都会消失,所以慢慢慢慢人民不知道什么是曲艺了。弄出来一个地方,能容纳上百人就可以成为一个曲艺演出场所,艺人都可以去那演出。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周惠军  摄像:杨宇超 王海洋  制作: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