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中原名家
画家化建国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古春    日期:2014-08-07 15:00:00    

采访人物: 

画家 化建国 

化建国好友 陶涛 

版画家 梁越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 刘杰 

河南省美协主席 马国强


解说:2014年7月5日,“第十二届河南省美术作品展”在河南省美术馆开幕。这是河南省美展中规模最大、画种最全、水平最高、最具权威性的综合性大展。作为河南省美术馆馆长和本届美术展中国画的评委,对于新参展的作品,化建国充满着自信。

画家 化建国这次最大的特点是中国画的人物画创作比往年都好,所以我身后的这张人物画和山水(画)都是送往全国参加全国十二届美展的作品。从画面上可以感受到,我们河南的传统艺术也很扎实,其实也有接受了西方的绘画意识。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我们这个时代,我们的绘画都是朝着比较向上的感觉一步一步登攀的。

解说: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开封,一派安静祥和的景象,有着千百年历史文化积淀的七朝古都,市井百态处处弥漫着文化的醇香。1958年,化建国就出生在这里。古槐、青砖、胡同这些烙在开封血脉里的文化元素,无形中激发了他天性中的艺术灵感。

画家 化建国我是初中二年级,因为我印象中是初中二年级,那个时候那个工农兵学员,在河大艺术系毕业,要到我学校实习。所以这些实习要在美术课堂上,当时叫图画课,在作业本上来找一些画的好的学生,组织美术小组,我是从这个“作业本”上挑出来的。

解说:那时的化建国,不仅是班里的学习委员,还要负责每星期的黑板报,所以进入美术小组后,上图画课的他变得异常认真,再加上开封古城那种文化的氛围,使他慢慢爱上了绘画。

化建国好友 陶涛从小就显出一些天赋,小时候我们都办黑板报,每天都得出黑板报,黑板也要写字和画画,那时候他就显出了很多的灵气。

画家 化建国出生的那个年代其实就是毛泽东的年代,那个时期我们中国的和我的开封那个城市的文化是非常繁荣的,要没有这样文化的氛围,我是走不上这个绘画道路的。

解说:也就是从那时起,从绘画中体会到快乐的化建国,就暗自下决心。

画家 化建国志向,我们叫志向。其实,不是太宏大,就是想一名艺术家,就是想当个画家,它就是这种概念。

解说:八十年代初,二十出头的化建国还是一个浪漫的文艺青年,除了画画,摄影是他表述内心的另一种方式。他自发组织徒步去陕北,一行二十多人,沿途随时停下来写生、摄影。画板上、镜头里那每个人物脸上的苦相生动地记录了黄土高原最真实的写照。

画家 化建国不管过去的战争,不管和平时期的劳动模范,包括铁人王进喜,雷锋。给我们的一个成长的环境,一切都是英雄的概念,我认为那个时期的祖国非常伟大,我是在那(个时代)成长的,那我要用我的绘画语言来表达,我过去受的教育和英雄感动我的事迹。所以我创作了很多的红军(画作),比如油画《岁月》、《埋藏的爱》,还有《父辈》,还有《军号的故事》,一直到我到郑州(画的)《丛林之光》等等这些,都是这种情结。

解说:化建国从不满足对一种艺术风格的追求,他博涉而多优,作品涉及水墨画、油画、版画、雕塑、现代装置等。除了绘画,化建国还擅摄影、喜收藏。

版画家 梁越他对艺术的追求很执着,观念比较新、比较开放,各种新的艺术形式他都能够接受。

化建国好友 陶涛很灵性,很坚韧!

画家 化建国为什么伟大的艺术家他要风格不断的变化?我认为,人,以十年为一个期,肯定每个人对生活的感受是不一样的。不能老说一句话,所以有的画家,一辈子就画那几个山头,那几棵树。我认为,这不是艺术家,他只是(有绘画的)技术而已。所以,我主张一个艺术家一定要不断地变换风格,(这也是我)艺术的追求。

解说:不拘一格的他,随时根据自己的心情来创作新的作品。

画家 化建国西方的文化入侵,我们中国的文化,处在一个什么边缘,叫冲垮的危险。你要让十岁以下孩子们挑,到哪儿吃饭,让他选择饭店的话,我估计十个小孩有八个都会说到肯德基或者麦当劳,这就给我了一个思考。但是这个思考,我怎么来表达?用哪种语言来表达,最为准确?我要用现实(主义)的,所以,我就想到了,灵感就是我突然发现了这个磨盘。

画家 化建国磨盘,是我们农耕社会,也是我们中国祖祖辈辈一直为生存,为吃饭用的工具,离不开它。把我这种情结,感受,一直在我心中酝酿的这种,我要表达东西方文化冲撞的语言的途径找到了。啊,(当时)我很激动,赶快让别人从山上拉来了几个磨盘。我一画,我让石匠把它打(刻)出来——《烙印》。

解说:在即将迈入50岁时,化建国用了2年时间创作了近50幅系列水墨画——《骚动的池塘》,2012年,个展《骚动的池塘》在深圳关山月美术馆、珠海古元美术馆成功展出。

画家 化建国因为我一直爱画荷花,尤其喜欢齐白石的秋荷、残荷。就像秋天的池塘,看着荷叶已经枯萎了,但是泥塘里的生命还在不断地勃起、涌动、兴奋。“骚”这个字在字典里,是不安的意思。到了50岁,其实已经迈入了老年人的步伐,但是内心还认为很年轻,同时又对50岁产生了恐惧,怎么来表达我的心情?只有我的绘画语言说的最为正确,我自己再多说也都是浪费语言。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 刘杰在喧嚣的大背景下,人的心是很浮躁的,静不下来,沉不下来。在他的笔下,这些线、这些面、这些点,这个笔墨来组合的画面,整个是跳动的,整个是不安的。从他的画面可以感觉到,(他)对我们所处的时代,包括他自己是一种解读,通过绘画的形式。

化建国好友 陶涛既吃惊又不吃惊,吃惊的是我的发小取得了这么好的成绩,其次,哎呦,小时候那么一个小孩今天画黑板报能画出来,还是有点惊讶。

解说:以“砚边余墨”为主题,从(20)09年开始,化建国通过博客记录下对时尚、人物、美食、山川、田野及艺术的心迹。他醉心于中国传统的雅乐,听雨吃茶,赏梅观雪,初学油画的他提起西方现代派的艺术也是了然于心,如数家珍。其博客上,从齐白石到毕加索,从古代文物到先锋艺术,领域之广,跨越之大,令人赞叹。

画家 化建国一个艺术家不能让框框来束缚住,束缚住,你就不自由了。讲技术,人人都会,只要下死工夫。但是你通过你的绘画语言表达出来,这一步很难。如果你的文化氛围啊,你的视野不开阔啊,你又不敏锐,你又没有责任感,那是不行。所以,艺术家我认为还有个责任感的问题。

解说: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潜移默化,化建国深悟其中,其用线、用墨,看似逸笔草草,其实却蕴涵着对中国艺术精髓的独到见解。

画家 化建国我画画和别人不一样!中国画一定要写心中的感觉,没有说胸有成竹,胸有成竹只是说技术,我是这一笔那一笔连着,你有了这一笔,才能联想到那一笔,它是连续的,你要说我下面怎么画,那不可能!

画家 化建国画画其实很随意、很潇洒、轻松。我还要用刷子,为什么不能用刷子?有的人说不能用刷子,胡说!我染石头,大面积用毛笔的话需要20笔,我只用5笔,我为什么不用呢。面的关系画的也很整,所以那些守旧的人,他就是这样说,这样想。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 刘杰他的画面构图比较简洁,用笔不多,有很多大面积是留白、空白,给你有遐想的空间。他的画是很耐品的,应该说不是一杯白开水,要是茶也是一杯浓茶,喝完以后不单纯的是解渴,还有回味。

河南省美协主席 马国强他涉猎广泛,厚积薄发,回归水墨,独成一家。他传统的文人画,一扫过去那些文人画的那种孤寂,冷漠,冷寂这些特点,具有他欢快的,向上的这些元素在里面。因此,他的作品有很强的个人特点。

解说:古人云:“须知千树万树无一笔是树,千山万山无一笔是山,千笔万笔无一笔是笔。”笔笔都是画自己。化建国的画,少了些尘世的喧嚣世俗的杂扰,多了份内心的恬静与释然,取于自然,归于自然。

河南省文联副主席 刘杰我常说,我说,“建国先生,你不像快六十的人。”他对整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充满了热爱,他看什么都是美好的。

解说:最近,化建国又在忙着创作他的另一批作品《鱼》,取名《向前》。或许,《向前》正是华建国在艺术的道路上期许的状态和不变的追求。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古春  摄像:杨宇超  制作: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