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画家 王红岩
河南省美协原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原院长 李运江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原校长、河南省美协设计艺委会主任 付中承
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王红岩大学老师 田立晓
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王红岩大学老师 田立晓:红岩在校期间,他就参加全国大展。也在河南获奖多次,(大多)都是一等奖。在学校期间,(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早就解决了。
解说:1996年,19岁的王红岩来到漯河艺术师范学校学习。
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王红岩大学老师 田立晓:(学校全省每)一个县只有一个(招生)指标,所以能进这所学校就意味着这个孩子在艺术方面他也会走的,应该会(很好)。
画家 王红岩:我记得刚进学校的时候,就是上漯河艺术师范的时候,当时那里面陈列的就是咱全校的师生的那些,主要是老师的作品,优秀作品,包括有国画、油画、水彩、水粉、版画等等一些画种,但是唯独我比较喜欢水彩。
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王红岩大学老师 田立晓:除了基本功他很过硬以外,他还有创新的意识。这一点,给我的印象很好,也很深刻。
解说:2005年,王红岩被从调到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任教。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原校长、河南省美协设计艺委会主任 付中承:王红岩能静心地创作这些作品,这是我看到的他的第一点。那我们作为学校来考虑,作为当代教艺术设计、教美术的老师,如果这样地静心,这样地敬业来创作自己的作品,也肯定能把学生给带好。所以基于这些方面,我就想把他挖到学校来。
画家 王红岩:大多时候和学生是一块儿在课堂上去做一些东西,学生画,老师也画。你一方面可以给学生做师范,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技术,技术上的东西。然后再一个课余的时间就是,抽一些时间搞一些创作,然后提高自己,然后再一个参加一些学术性的交流活动。
解说:2007年,王红岩的水彩画作品《军迹》获得建军八十周年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
画家 王红岩:这个作品真正参加展览的时候是(20)07年,8年之后了,之前也没有机会,因为之前的那个可能是这种消息比较闭塞,这种展览信息很难获得。(灵感)可能是小的时候有一种从军梦,对军人的一种向往,工作之后这种梦想就破裂了,之后就是也想抒发自己的感情,表达对军人的一种热爱,热爱之情。
河南省美协原副主席、河南省书画院原院长 李运江:他毕竟是年轻人嘛,他也能吸当代的影响,但他传统的东西坚持也很厉害。所以说他画的风格,基本上还是属于写实的那一路,而且基本功比较扎实。
解说:近年来,王红岩逐渐偏重于油画与国画的创作。
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王红岩大学老师 田立晓:他是个全才。所以有时候搞艺术,做一个艺术家,要是个杂家,是最好的。就是会的多,这样厚积薄发,这样会对后期艺术创作有帮助。如果单一会某一样,当然好不好?好。(但)如果多设计一些画种,或者学科,这对搞艺术会更好一些。红岩也具备这样的能力与潜质。
解说: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马国强评价王红岩的绘画道,“含着浓浓的传统人文元素,山水农舍、普通果蔬,尽显绘画语言之美。”
画家 王红岩:也可能与自己的生活经历有关系,我小的时候在农村长大。在农村长大,所以选的题材一般是农村的题材比较多,乡土气息比较浓的东西。因为这个东西比较熟悉,这些东西是自己一种经历,所以说也想记录下来。
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原校长、河南省美协设计艺委会主任 付中承:他本人呢,也很注重(人文)这块的修养的提高,所以有时间我经常也见他看一些哲学方面的书、文学方面的书,包括音乐等姊妹艺术的东西,他都涉猎涉猎。那么,这是有助于他综合知识的提高。
河南省油画艺术研究会理事、王红岩大学老师 田立晓:应该说是未来是中国绘画的一个新星吧,他应该走地更好,更远。因为年龄段,他在全国都占有很大的优势。他是一个成熟比较早的一个年轻的画家,未来会更好。我相信他能为我们河南,乃至中国带来更高、更好的成绩吧。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付亚运 摄像:杨宇超 王海洋 雷鹏辉 制作:范新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