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中原名家
中医名家李发枝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张亚楠 李丰华    日期:2016-07-17 10:50:33    

采访人物: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李发枝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国海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 张明利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学博士 郭建中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李发枝这一次去治不住,下次看还不中,再来治病人死了,对我来说打击都非常大。治不住说明你的医术不够,有些问题没有想到,用药还是不对。所以这既是我的遗憾也是我的动力,越是看不好的病,我越是得想办法治。

 

解说1943年,李发枝出生于河南偃师。年少时,父亲的一个决定,开启了他的中医之路。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李发枝俺村里有个名中医杨诒方,13岁开始住到那老中医家读书。当时是俺父亲跟那老中医好,就叫我去了。当时啥也不知道,逐渐在这个学习和治病过程中,逐渐喜欢上这个中医了。

 

解说多年的从医经验,李发枝形成了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以及方证辨证的治疗方法。他还另辟蹊径,大胆应用中医药来治疗艾滋病。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学博士 郭建中他从2004年每周下乡进入艾滋病的疫区,驻马店上蔡、新蔡,还有河南开封的尉氏,每周进行艾滋病疫区的应诊。经过反复的实践、临床的总结,形成了目前治疗非常有效的一个艾滋病专方制剂——益艾康胶囊。它自2004年到现在,已经12年了,一直在用,目前还在用。再一个,它用的病人达4300多例,这是目前国内中医药治疗艾滋病唯一一个范围比较大、病人比较多、时间比较长的一个药。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李发枝比较典型的一个姓张的,她是在六院诊断为脊髓空泡症它的症状是不能动,胳膊不能抬,腿不能抬。医院说你回去准备后事吧,三个月都活不成。她住到他们乡卫生院,我去乡卫生院给她看,一回一个样一回一个样,就吃了半年药,最后好了。

 

解说德不近佛者不可以为医,才不近仙者不可以为医。李发枝强化“以病人为中心”,对待艾滋病人,也一视同仁,十余年探索之路,倾注极致心血。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主任医师 张国海尽量为患者减医疗费用,减轻医疗负担这都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能让病人少花钱的,不让病人枉花、多花一分钱。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学博士 郭建中但是李老看艾滋病人和正常人是一模一样,穿上普通的工作衣,对病人进行望闻问切。如果病人身上长有疮痒腹痛或者是咳嗽,李老师都要听诊触诊。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肺病科主任 张明利:他曾经十年如一日地,每周二坚持下乡到尉氏这个地方去看艾滋病人。除了春节以外,剩下的任何一个节假日,只要是周二的下午,雷打不动地要去。

 

解说授人以渔,李发枝倾囊相送,以身作则。

 

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医学博士 郭建中一个内分泌紊乱的病人,他是42岁,是夏天过来的,来的时候下半身穿的是一个棉裤,上半身穿的是一个短袖。李老说应该是一个湿热下注,然后我就按李老师的指导呢,去开这个方子。完完全全的告诉我,可以来说是手把手的给我。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李发枝首先得立足中医这个思路,第二个一切为人着想,第三个得多听别人的意见,这个非常重要。

 

解说从医逾半个世纪,李发枝对中医文化的未来有着独到的见解,秉持不尚空谈的信念,他精勤不倦,只为普救含灵之苦。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 李发枝未来在于中医的疗效,只要中医有疗效,就灭亡不了。人是信疗效的,不是信你说的好不好。你这个保健不能吃水果,我这来自临床,有些病人就是吃水果,一吃就犯病所以说你这个中医的发展是靠疗效,疗效从哪来,遵从中医传统知识去辩证施治。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张亚楠  李丰华(实习) 摄像:王海洋 杨宇超  赵男(实习) 制作:张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