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中原名家
画家王长水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张依帆    日期:2016-10-30 22:50:18    

采访人物:

画家 王长水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尚水法

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 于会见

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主任 田占峰

河南省金融书法家协会副秘书长 郑文栓


解说:王长水,1955年出生于河南登封。儿时的他就敢于拿起画笔,从孙悟空、上山虎,再到后来画的英雄人物。王长水一直默默地坚持着自己的热爱,直到有一天,他的一幅画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画家 王长水:我把朝阳沟水库的设计稿用水彩把它画下来,文化馆的老师发现了我这幅画,就在他的辅导下,画了一张《朝阳沟新貌》,1974年在河南省儿童画展上展出,1975年我就上河南大学美术系学习中国画,这一画就是四十年。

 

解说:毕业之后,王长水投身到美术教育行业。兢兢业业教学的同时,他也在不断探索笔墨技法。家乡禅韵悠悠的嵩山,成了他绘画的主要题材。

 

画家 王长水:在教学过程当中,带领学生上山写生画画,所以说对于嵩山了解比较深,嵩山文化对我思想、意识影响比较大。所以说我一直画嵩山。

 

河南省美术馆副馆长于会见:他出生在登封。登封我们知道,登封这个地方大家都知道,雄伟的大山、古老的文化,我觉得这些东西对他都有很深刻的影响。王老师很有人文情怀,这个人文情怀实际是对自己家乡的热爱,以及对河南这种,尤其是我们中原地带大山的美好山水的痴情。

 

解说:在长期深入自然的写生实践中,王长水树立了自己独特的山水观,更对嵩山有了进一步的审美体验。

 

画家 王长水:2007年我写了一个论文叫《我的山水观》,其中主要论述是登山观、写生观和创作观,登山观主要有三方面,一个是静观,一个是定观,一个是洞观。写生观就是写真、图真和求真,这不是光对着景用毛笔把它画下来,这里面要把真情感和山的真本性,和它的品格,还有墨的意象画下来,这是我的写生观,最后是创作观就是把写生自然造化对我的灵感感受把它点化、参化、象化,利用这种艺术灵感和笔墨形式去表现山的特点,这叫做传神入化。

 

郑州市美术家协会山水画艺委会主任田占峰:他对嵩山那种爱和解读是超越了很多画家的,他对嵩山那种山的走势,嵩山的地质变化,嵩山的人文景观,嵩山的儒释道合一,嵩山的建筑文化,嵩山那张地质、地理综合文化,他研究的比我深的太多太多了,是我学习的榜样。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尚水法:他把大自然的对象基本上概括成为点线面,是高度概括的。所以他的画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提炼,比较概括,而且形象比较突出。

 

解说:数十年如一日,扎根传统文化,苦学笔墨,遍访名师。王长水笔下的山水,呈现出厚重朴茂的气韵。

 

画家 王长水:我的第一幅山水画成名之作,是画的《中岳魂》,画这幅画的时候郑玉昆老师对我指导非常关键,所以说他就指导我没有画嵩山的山峰,也没有画寺院,就画代表嵩山文化的汉三阙,这汉阙是汉代流传下来的建筑、雕刻、书法、艺术之阙。所以说创作这幅画我就挑了一百零八块砖,就是青砖我把这个铺成汉阙的形状,在每一块砖上把汉代雕刻的图案,比如说大象、狩猎,还有太阳,还有牛、马、锦鸡和树木这些图案都画到砖上,然后一点一点用刀把它刻出来,刻完以后给它组合到一块,然后用宣纸一个一个拓,一个一个把它拓出来,拓出来以后就像汉阙那种整体结构一样,然后用毛笔去画水,再画山的石头,最后画背面的太阳,这个太阳代表着文明的曙光。

 

河南省金融书法家系会副秘书长郑文栓:王老师的书画里面涵盖了书法、古印、高古,根据王老师的作品集,和他在一块的画画看,王老师在艺术中探索了自己的艺术符号。

 

解说:以自然为友,以大美山川为艺术灵魂,王长水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艺术理想。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张依帆(实习)  摄像:雷鹏辉 王海洋   制作:赵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