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中原名家
豫剧名家柏青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周惠军    日期:2017-07-26 17:20:58    

采访人物:

国家一级演员  柏青

河南豫剧院副院长  丁建英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  孟祥礼
 


河南豫剧院副院长 丁建英:马派中间,中青年这一块啊,目前活跃在舞台上应该是比较靠前的一位。她在继承的基础之上,我对她的认识是她有所自己的发展。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 孟祥礼:柏青这个演员是一个全才演员,她不光是演花旦演帅旦,演青衣演老旦也是一个多面手,她优点非常多,特点也非常多。

解说:柏青,1964年生于河南南阳,生在梨园之家的她,自幼就喜爱戏曲。

国家一级演员 柏青:接触豫剧也可以说是很早了,十几岁吧,我呢是出生梨园之家,爸爸妈妈也是搞戏曲的,从小就爱看戏。

解说:嗓音清亮,天赋异禀。1976年,年仅12岁的柏青被南阳豫剧团招为随团学员。一出《破洪州》使她备受关注,此后更因此结缘马派艺术。

国家一级演员 柏青:我们学员班排的第一出戏就是《破洪州》,当时因为娃娃演出嘛,观众也挺喜欢的,在南阳演出了好多场,演出之后呢好多叔叔阿姨还有戏迷们,包括好多领导看了后,这小柏青这声音可像马金凤啊,对我们非常重视,注重培养,这个时候呢就专门,派一帮人就送到马金凤老师跟前去,跟着她去学戏。

解说:在当地已小有名气的柏青,为了专心学戏,在1984年考入了洛阳文化艺术学校深造。

国家一级演员 柏青:学《对花枪》的时候,我真是跟老师,就是老师的那些唱腔,可以说就到了痴迷迷恋的地步,那个时候刚开始我学习的时候不像现在条件这么好,那个时候就是那个小砖头的那种录音机,录音带,拿回家,就是没事就,只要在家没事就放开听,深深地印在了脑子里。把演出的这个任务先放一放,到学校不光是学学这个老师的戏,另外就是说,各方面呢,都再提高提高。

解说:作为马金凤的嫡传弟子,惟妙惟肖的马氏声腔艺术,对柏青影响深远,但她并未止步于此,对戏的痴爱与研究,使她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国家一级演员 柏青:反正是作为戏曲演员吧,你每塑造一个演员,每创造一个作品,都要付出自己的辛勤的努力。从这个拿到文本,到这个对人物的理解,到喜欢这个人物,刻画这个人物,点点滴滴,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河南豫剧院副院长 丁建英:她在把控人物的基础之上,其实那个唱腔,没有完全按马派写,那也是一个相对创新的唱腔耳目一新,听着又像马派,但是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东西。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 孟祥礼:演戏她注意演人物,演戏有内在戏,有正儿八经的真功夫,所以这一点我也比较敬佩。

解说:从青衣到老旦,柏青塑造了众多经典戏曲人物。一出大戏《清风亭》,连获戏剧与影视双界大奖,为她赢来了事业的巅峰。

国家一级演员 柏青:当时我戏路呢就是大青衣呀,还有这个帅旦哪,当时团里让我接这个《清风亭》贺氏这个时候,你看我现在,我挺胖了实际上,但是这个老旦是个穷老旦,我在北京演出演完之后我,真是下来累的就是心就是疼的,好长时间不愿意说话。

河南豫剧院副院长 丁建英:那年我们去上海参加那个上海戏曲节的时候演的是《清风亭》,《清风亭》她演的是就是女一号嘛,老太太白玉兰奖,那现在在全国也是含金量非常高的一个奖项,也是很难得的,那柏青呢也是,在那一次也是不负众望。

解说:艺高人胆大,艺多不压身。从艺四十载,一直悉心钻研,如今的柏青虽已成“角儿”,对待戏曲的心态却愈加谦卑。

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团长 孟祥礼:没有任何架子,特别是到农村去,跟老大娘老大爷在一块谈笑风生说说笑笑,说唱就唱张口就来,总感觉是一个真正的大家认可的艺术家。

国家一级演员 柏青:我觉着与时俱进嘛,社会在进步,你看生活节奏多快啊,现在你说咱们中国戏曲,特别是传统戏曲,前一段时间我们送戏到农村去,都建议是不是说我们能够送戏到校园去。让他们了解戏曲知识,了解我们戏曲的流派。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周惠军   摄像:赵男 雷鹏辉 张懿扬   制作:赵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