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虎美玲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李树建
豫剧表演艺术家 谷秀荣
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 汪荃珍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李树建:作为一名演员,我觉得她是做到了三人合一了,第一她是角色,第二她是演员本身,第三她是观众,她是在观众席里面为观众唱的。
豫剧表演艺术家 谷秀荣:美玲,从来不将就,她是非常讲究的一个演员,“将就”和“讲究”这俩字,那可差的太远太远了。她从服装、头饰、化妆一切一切她都讲究,所以我认为她在是一个最讲究的演员。
解说:1946年6月,虎美玲出生于河南郑州,对豫剧有着与生俱来的热情和天赋。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虎美玲:我第一次看戏,就是看了一个现代戏,两岁那时候我都能记住它这个台词,到现在没忘。每当我上学放学回来,在吃饭的时候,那个电线杆上就有一个喇叭,就在那里传出来就是像常大师啊、马金凤老师啊,她们就是那些唱段,哎呀,我一听我都入迷,就不想走。
解说:1958年,时年12岁的小美玲参加了郑州市郊区戏曲学校的招生考试。她脱颖而出,与常派旳师门之缘也悄然连结。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虎美玲:当时一想到要考戏了,我要去那个,就是我的梦想吧。小时候就有那个犟劲儿,俺那去了那么多人,就考上没几个。《红灯记》,当时跟常老师我们合作的时候,常老师那是 74年吧,在北京,常老师这个,我们两个同台,她演李奶奶,我演李铁梅。
解说:1974年,《红灯记》进京,常香玉的盛名和虎美玲的刻苦,使得这个剧目名噪京城。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李树建:她的唱腔,特别是这个《红灯记》李铁梅的扮演者,走遍大江南北,是吧。全国的豫剧观众都会唱虎美玲老师的戏,她的唱腔非常细腻,高亢激昂,现在七十多岁了,虎美玲老师的唱腔没有变声,还和过去是一样。这个在一名艺术家中间是难得的,也是很少的。
解说:成名后的虎美玲并未停下脚步。她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创新与探索,尝试把创新的元素应用于“常派”唱腔。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虎美玲:既然学常老师的艺术,学常老师“戏比天大”的这种精神,也要学习常老师的创新精神。像《花木兰》,《大祭桩》,包括《破洪州》,现在特别是我,我的这几个戏,一个是《武则天》,还有我演的《义烈风》,这些好多的唱段都是我自己,我按照我的嗓子条件,我来哼来唱,唱了后,乐队师傅给我记记谱,从这里头再润色。老戏新排,老戏新演,要演一场,我给俺的徒弟说,教他们都是这样,每一场演出之前,电铃一拉,开演铃一拉,就是等于零开始。今天就重新战斗。所以说我感觉一个演员啊,我创造也好,我在舞台上突破自己也好,我感觉,哪怕是失败了,我感到我不灰心。
豫剧表演艺术家 谷秀荣:她每一个戏都有她每一个戏不一样的地方,她创造了不少东西,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财富,给青年一代留下不少财富。
解说:戏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民族文化,然而,人才培养却面临青黄不接的困境。2010年,全国人大代表虎美玲将自己对戏剧文化传承的担忧写成议案带到了北京。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虎美玲:戏曲啊,应该是随着时代的潮流,与时俱进。在开全国人大会上,我写过两个建议 ,一个是舞台上要培养我的传承人,要有接班人。更重要的拉开大幕,台底下也要培养接班人,培养啥,年轻接班人。如果一拉开大幕,还是这些白发苍苍老头啊、老太太呀,若干年以后,台下没有年轻人,你没有青年人接班,你唱戏让谁看。
河南豫剧院党委书记 汪荃珍:在传帮带上,她很有思路,她不仅仅在,个人站在舞台的中间为老百姓呈现自己的好作品,同时她考虑到这个青黄不接,戏曲未来的发展啊,她成立戏校,进一步的这个,培养我们的后继人,那么在这方面我觉得她也是做了一些贡献的。
解说:桃李无言,下自成蹊,在虎派艺术魅力的感召下,全国豫剧界的众多青年新秀,纷纷前来投师学艺。
中国戏曲梅花奖获得者、国家一级演员 虎美玲:教容易,教学容易,教人难。作为我们这老一代吧,爱护徒弟,爱护所有的年轻人,把我们的所有学到的艺术传承给他们,更重要的是要育人,这种精神一定要传承下去,我们中国的美德要传承给我们的后代,一代一代传下去。
解说:退休后,虎美玲仍然坚持创作、演出,只要有观众爱听,她就不计报酬、不论条件,一定唱得观众满意。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 李树建:虎美玲老师是一位难得的德艺双馨艺术家,另外,她不讲任何报酬,只要有活动我们一叫,有时候她自己买个火车票都走了,有时候我说这个虎老师这一次演出可能劳务费少啊什么,这是公益性活动。不讲这个不讲这,不管什么都不讲,虎老师是我们这一代人,也是下一代人学习的榜样。她这个,也可以讲是我们豫剧这个中年吧、老年这一块的榜样、典范。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古春 摄像:王海洋 雷鹏辉 制作:李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