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陈梅生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书记、河南坠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范 军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刘景亮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河南坠子片段】长篇大书《杨家将》片段《砸御匾》
解说:2016年,陈梅生凭借这段河南坠子长篇大书《杨家将》片段《砸御匾》,荣获了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刘景亮:她获得牡丹奖应该是名至实归的,我听过她的《砸御匾》。我在平顶山听的,她把杨家将那种爱国主义精神,那种威武不屈的东西,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当时那个观众像一个大剧场那么多,可能有上千人的观众,她能够说的所有的人鸦雀无声。
解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陈梅生能摘得中国曲艺最高奖,绝非偶然。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范军:她是一个勇于创新,继承传统,很爱学习的这么一位著名的表演艺术家,我觉得梅生大姐她身上有很多朴实的东西。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书记、河南坠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梅生:我参赛了四次,四次是八年,我觉得一部作品的完成真的是方方面面的人来打造,你才能出精品。
解说:童年时代,家乡的曲艺艺术非常盛行,陈梅生耳闻目睹,愈加喜欢。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书记、河南坠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梅生:我小的时候就是毕业之后在文化馆,在文化馆完了之后有一天呢,文化馆馆长说省里艺校要办一个培训班,河南坠子的培训班,第二届的曲艺班选拔人才嘛,说你愿不愿意去,我说我愿意。
解说:1986年,陈梅生从舞阳考入天津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正赶上河南坠子大师刘宗琴到中国北方曲艺学校授课。从此,她开始了人生的转折,走上了曲艺这条路。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书记、河南坠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梅生:因为可能是没有她教我,没有她教我做人,或者河南坠子这门艺术,我可能就为了为了上学而上学,我可能就改专业,我会干别的。但是呢,就说是有了刘宗琴老师对我从人品和艺术上潜移默化(的影响),不是有意识要对我怎么怎么做,就说我坚定了这一辈子我要唱河南坠子。
解说:坚守河南坠子阵地的同时,陈梅生大胆跨界,参演了话剧《老汤》、相声剧《幸福秘诀》、瞬间喜剧《家家有本快乐经》等作品。
中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曲艺家协会主席 范军:她不断在继承传统,也不断在勇于创新。我觉得这个陈梅生同志也是一个多面手,也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演员,她不仅能演小品,能唱河南坠子,还能(演)我们这个方言剧《老汤》,所以说她的艺术在不断地成熟。
河南省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 刘景亮:过去曲艺界(有一句)行话就是说,长篇要劲,短篇要味。所谓劲就是力度,就是热闹热烈。味道就是让人品味不尽,里面有含义很深刻的东西,这两个方面很难结合在一起,在我看来陈梅生在这两方面的结合是比较好的,跟她的认真有关系。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书记、河南坠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梅生:拍广告啊,演小品啊,可能客串影视啊。我觉得虽然说我没张嘴唱,我觉得对我就是后来完善我的每一部河南坠子的作品的时候都有很大的帮助。
解说:德艺兼修,担当使命。虽已获奖无数,但陈梅生还是愿意为河南坠子的复兴做点儿事。
河南省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书记、河南坠子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陈梅生:我觉得河南坠子现在就真的是跟我的生命紧紧相关、紧紧相连,我也离不开它,我觉得它也离不开我。我认为我自己现在还是有很多东西还要学,这是我还要学,最最关键的是,我要带学生,我要传承,我要让现在的就是年轻人都像喜欢流行歌曲那样喜欢我们的传统文化、喜欢我们的河南坠子。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古春 摄像:王海洋 雷鹏辉 杨宇超 制作:李新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