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人物
汤淇河 国家一级作曲
李利宏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国家一级导演
郭付有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导演
李 斌 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 国家一级演员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人家说这个人如戏,有些人可能生活中他就特别特别的或者是这样或者是那样,他站在舞台上,他一秒可以坚持,但是他一个小时他绝对坚持不了就露馅了,所以戏如其人,人如戏。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我呢是1974年,上的洛阳地区文化艺术学校,那个时候考试我觉得比较严格0就是三个月挑选一批筛下去一批,三个月再挑选一批筛下去一批,从(19)74年到(19)80年毕业,六年的时间,是我艺术人生的开始。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我排的第一出戏就是《孙成打酒》,第二戏就是现在演出了38年的豫剧《泪撒相思地》,第一次演出的时候是1980年8月,那个时候啊,对一个还不到十八岁的孩子来讲啊,任务很重很重,因为没有唱过那么多的多句的唱腔,它的故事的内容比较丰富,每天呀,我就会在剧场,就压腿吗,然后我会把《泪撒相思地》的唱腔,从第一段唱到最后一段再从最后一段再拐回来再唱到第一段,啥时候唱的我嗓子觉得就不想说话了,那时候我才结束。从(19)80年到(19)90年,我们出去演出的第一个剧目,肯定是《泪撒相思地》。为啥过去我们的前辈就总结他就说十年磨一剑,(之前)我觉得十年太长了。但是通过我的《泪撒相思地》,我就会觉得我38年了我还在继续在改啊。(直到)(20)11年我的个人演唱会的时候,(已经演了)3000场。
国家一级作曲 汤淇河:当时她都已经在洛阳应该说是很有名气了,人称叫做“洛阳小牡丹”。金枝的声腔是很甜美的,旋律美和她的声腔的造型美,这个能够达到完美的结合。
国家一级演员 李斌:李金枝老师呢,她表演非常细腻,在舞台节奏上把握得非常好,特别是她刻画人物细腻,有内心有内在。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我没有去争过角色,我拒绝过角色,因为我觉得我,我看过剧本之后,我觉得不适合我可能你分给我了我会跟他们讲讲理由,不适合我演不好,我就拒绝。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19)90年,在北京参加第二届中国戏剧节,当时演出的剧目是《风流女人》,在我们将近要去北京的前十多天啊,在排练的过程中,它的地毯合并合拢没有合好,中间不是有个坑,正好我的鞋跟进到那个缝里了,后来一拍片子说你这点脚踝这点,粉碎性骨折,我去医院我都没有哭,大夫说你粉碎性骨折了,我哭了。(但)我不可以就说啊,拍戏拍了那么长时间了,因为我的脚骨折了把戏放这了,演员有些时候就是这个样子,只要那个锣鼓家伙这一响啊,精气神一来,好像把那个脚疼忘了,就这样子上了战场。哎呀我都觉得这是一个人的一生都不可以忘记的,太难。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常老师这种对艺术上那种刻苦,那种钻研,那种精益求精的那种职业道德,我觉得真的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在1984年的三月份,常老师带队,我们到北京去演出,突然那个舞台上的灯啊灯光啊,嘣爆炸了,因为在怀仁堂演出,都有中央领导在观看,后来那个武警都上到舞台上了,还以为是怎么了呢因为演员在灯光下面,灯一灭的时候啥都看不见,老师就赶快上去就把我拉过去,真的是非常非常感谢老师。把常香玉这个角色我们尽我们最大的可能啊,把她给塑造好演好,来怀念老师。
河南省艺术研究院原院长 国家一级导演 李利宏:因为李金枝的声音是很独特的,因为她的那种纯净,是李金枝的得天独厚,可以说是,豫剧里边的这个水磨昆腔一个再现,所以说她很适合演这个青年常香玉这个角色。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从80年代开始,我收到了很多信件,多的是农村的孩子,在剧场或者在农村的舞台上看到一出戏,给她们很深的印象,让她们喜欢上豫剧了,喜欢上戏曲,我觉得我们作为专业艺术人员,真的是有责任去推广去宣传去传承我的民族艺术把这些英雄形象,把这些好人、好的文艺作品立在舞台上。
河南省豫剧院二团导演 郭付有:金枝团长每年一度我们这个文化下乡,要送戏下乡,要到很边远的地方,她都是她要带一个队啊,和我们这个共患难,共吃苦,也奔赴在演出的第一线。
河南豫剧院二团副团长、国家一级演员 李金枝:一段唱腔,一段道白,万个人说出来,万个样,我觉得我很荣幸很幸运遇到了《泪洒相思地》,遇到了《常香玉》,遇到了《江姐》,很多人物形象,假如说还可以有一次生命的话我觉得应该做得更好一点,不断地总结。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付玺雯 摄像: 杨宇超 张懿扬 制作:禹亚楠(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