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财富 > 中原名家
书法家宋华平
来源:《文化财富》栏目    作者:张莉    日期:2014-08-21 16:10:57    

采访人物: 

书法家 宋华平

河南美术家协会主席 马国强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聂成文

书法评论家 西中文


书法家宋华平:书法,我觉得。首先,第一,就是书法和文字一样,它是中国的根文化,跟文化。你说中国人的特点是什么特点?对吧,一个是黄皮肤,一个是讲中文,讲汉语,再一方面,就是写中国字。这就是中国人的特点,因此,我说这个书法呢,就是这个中国的根文化。

解说:2011年6月5日,对宋华平而言,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中国书协成立30周年的座谈会上,他被授予纪念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三十周年荣誉奖、贡献奖。他的作品和他对河南书法的贡献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

河南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在他的书法作品通盘中显示出来那种构成、那种对比,黑与白、大与小、干与枯这种对比使用的非常恰当.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聂成文:(宋华平的书法在)气质上、在用笔上、在格调上,充满了一种激情,是又古又今,他的字里行间,也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书法评论家西中文:河南能够保持今天书法大省的地位,并且能够不断地开创新的局面,这个是与宋华平先生的工作室有密切关系的。

解说:河南自古以来名家辈出,王铎是明末清初河南著名的书法家,其书风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风靡中原书坛。与同时期的众多书法爱好者一样,宋华平受其影响颇深。

书法家宋华平:我看过王铎的原作之后,就是觉得非常的震撼。就像自己面临着波涛汹涌的大海一样,一方面被他的这种娴熟的技法所感动,另一方面被他表现的那种宏阔的场面、气势所征服。所以,这样呢?我就,我后来就比较专心地去学习王铎的东西。

解说:先临后化,宋华平在坚持王铎风格的基础上,广搜博采,先后临习了王羲之、颜真卿、米芾、黄庭坚、张瑞图等人的作品,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河南美术家协会主席马国强:他继承了王铎书法的大气纵横、笔墨淋漓、视觉冲击力强这个特点。同时呢,他从中又找到了和他本人的学养、和本人的经历、本人的修养相契合的一个新的特点。王铎体有它的沉郁、他的压抑,但是到了宋华平这个笔下,它是健康的、向上的、飞扬的、阳光的。

书法评论家西中文:他的风格是比较端庄、比较秀丽,是一个雅俗共赏的。就是说专家看了也说好,老百姓看了也很欣赏的那种书体。

解说:张海评价宋华平的作品,行笔如铁锥画沙,用笔沉稳劲健,具有很强的质感,牵丝映带都交代的一清二楚。其大幅作品,气势磅礴,气宇宏大,是中原书风的典型代表。

书法家宋华平:我追求的就是这种思想也有点像河南人,自己的这种性格一样,一方面是厚重,一方面是雄强,一个奔放。然后,在这个基础上,渐渐地寻求一种整体的统一,雅俗共赏的这种风格吧。

解说:宋华平时刻践行着王铎“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的箴言,对探寻书法艺术精髓也有自己独到的感悟。

书法家宋华平:一定在学习书法当中一定要力戒浮躁。因为书法嘛,是自己选择的这个职业,是自己喜欢的事业是吧。我觉得,迷茫啊,或者是懈怠啊,或者是方向不明确,这些都可能会有,但是都是暂时的。一定要坚持!

解说:多年来宋华平的作品不断在国内外展出,其书法作品先后被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黄河碑林、国家博物馆等单位收藏,并收入《中国当代墨宝集》、《首届当代名家书法精品集》、《当代中国书法作品集》等。今日的宋华平在河南书法界颇负盛名,而他追寻书法艺术的道路却并不平坦。

解说:1954年,宋华平出生于河南省确山县,由于家庭出身问题,在学校成绩数一数二的他,却不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正常的升学。几经波折,1975年酷爱美术的宋华平终于被汝南中专录取,专业却被硬生生地改成了体育。

书法家宋华平:在汝师的时候,我报的是美术专业,结果到学校又给我分到体育专业了,我心里很不甘心,我到美术班一看他们写生,我就觉得非常的这个眼馋,在一个心里又觉得很失落,所以当时我就想这个我要搏一下,也有人指点我,一个老师,叫吴震,他指点我。他说你去找一下陈校长,说不定还能给你调。后来陈校长他还真是帮了我,我就调到美术班了,从那个时候我就学习了造型艺术。

解说:经过两年的系统学习,1978年,23岁的宋华平前往郑州教学,从此开始参与郑州市的书法交流活动。1984年,宋华平获得郑州市青少年书法展一等奖,同年他被张海选中,前往河南省书法家协会工作,自此开始了书法职业生涯。

书法家宋华平:河南的书法呢,他是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不断在前行,在这个进步。后来2005年的时候,张海主席去了中国书协任主席。当时我是副主席兼秘书长,这样等于是张海主席把河南书法这个整个领跑的重担啊,压到我的身上。后来就是有一个梦,什么梦呢,我觉得河南搞了很多的全国展,唯一没有搞过兰亭奖。因为兰亭奖是文化部、宣传部联合搞的。中国文联、然后中国书协作为承办单位,也是全国的最高奖。

解说:在宋华平的努力下,2009年全国第三届兰亭奖在河南成功举办。

书法家宋华平:那一年嘛,这个河南的成绩也非常好,全国第三届兰亭奖一共是五个一等奖,河南占了两个,河南在第三届兰亭奖当中无论是入展或是获奖都是全国这个第一位的。在那一年,同时我们还举办了其他的大型活动,像全国的老年展啊、全国的隶书展啊、全国的第八届研讨会啊等等,这一年搞了五六个中国全国性的活动,被中国书协方面有关领导说是2009年是中国书法的河南年。

解说:在宋华平的推动下,河南的书法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书法评论家 西中文:每次在全国的展览和比赛之前都要组织这个一些点评会呀,和这个作品的这个讲习啊,和轻一些名家做一些指导啊,他把他的主要精力和主要的时间,都用在发展河南的书法事业上了,这是非常难得的。

河南美术家协会主席 马国强:他的协调能力,他的创意能力,使河南的书法保持了全国的领先地位。

解说:目前,河南有书法爱好者有数十万人、河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超万人、拥有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一千多人,书法大省已然成为河南的文化名片。

书法家宋华平:为什么咱们没有提到强省呢,就是觉得咱们也还有一点,有一点短板,就是在书法理论、书法评论方面,和江浙一带相比还是有一定这个的差距,就是这种作为书法理论队伍啊,这种或者是叫理论队伍的庞大也好,或者精锐也好,还需要进一步地去提高。

解说:半生倥偬,宋华平觉得受过太多人的帮助。饮水思源,多年来宋华平坚持做慈善。无论是抗震救灾还是为贫困山区学生送温暖,他都积极的奔走、捐款捐物。

书法家宋华平:我想那个慈善事业是对整个社会的担当,我个人是怎么想的呢?我小时候也吃过苦,这个家里面姊妹比较多嘛,也确确实实觉得这个生活的磨难也给自己留下来一些记忆。然后这个,那个时间自己困难的时候,有人来帮咱。那现在咱们有能力了,就应该是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

解说:年近花甲,宋华平说自己有三个梦想:第一,希望书坛历史上能留下自己满意的作品;第二,希望河南稳中求进,从书法大省向书法强省转变;第三,希望书法能够在青年一代中更好地传承。

书法家宋华平:作为我个人呢,以前我是主攻行书、草书。以后呢,要拓展开来,争取全面的去发展。争取呢在未来的十年、十五年之内创造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奉献人民、奉献社会,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同时也把个人的书法梦和整个的中华民族复兴的这个中国梦结合在一起,做到自己应该做的事。
 


制片人:许国华  编导:刘超  摄像:杨宇超  制作:张亚楠